中国红星教育新闻网
大学生的设计将跟随火箭飞上天
发布日期:03-23 09:17:59来源:
浏览次数:作者:

谭昊瑜设计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三次飞行任务标识。据了解,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上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任务标识。

  其中,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由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谭昊瑜设计,是此次公布的三个标识中唯一一个由高校学生执笔设计并被选用的投稿作品。

  2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正在四川美术学院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就读的谭昊瑜。对于自己设计的标识,她这样解读:标识中央展示了此次飞行任务中神舟十七号对接空间站的前向端口,并将神舟飞船发射时喷射的尾焰与数字“17”相结合,既突出了本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飞船,又寓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天舟六号飞行任务”标识的作者是笑傲天宫文化艺术(北京)中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作者是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新媒体中心。谭昊瑜坦言,“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学生设计的作品,可以跟着火箭上天。”得知自己的作品入选时,她感到难以置信,但又觉得“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对话

  谭昊瑜:要考虑美观性,也要考虑传达载人飞行任务本身信息

  北青报:你如何了解到这场征集活动并决定参与的?

  谭昊瑜:我对航天比较关注,我父亲尤其喜欢看航天方面的消息,所以在微信上关注到这个活动就转发给我了。没想到航天飞行任务的标识也会面向社会征集,我就想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学校特别支持我们参与这类活动,还成立了由专业老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带着我们一点一点分析过往作品,打磨设计细节。

  北青报:这件入选作品是如何打磨出来的,用了多长时间?

  谭昊瑜:征集活动从2月15日开始,到3月6日结束,准备时间只有两个多星期。这两个星期过得特别辛苦、特别紧张。

  首先,我们花了几天时间分析相关设计作品,从中确定大致的创意方向,之后不断迸发灵感,出了很多初创方案和草图,从中选择最有冲击力、有创新性的方案再不断细化。为了体现任务标识之间的连续性,我给今年计划发射的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都做了标识设计。

  在打磨作品时,我要考虑标识的美观性,也要考虑如何清晰明了地传达载人飞行任务本身的信息。之前,我对载人航天工程的认识可能还不太系统,但这次我们参考了很多飞船和火箭的模型、载人航天工程的具体规划和目标。比如,神舟十七号发射后将与空间站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对接,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需要在设计中体现构型的特殊性;“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和“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形态也有区别。这就需要我不断把“硬核”的载人航天工程和创意设计结合起来。

  北青报:得知自己的作品是唯一入选的高校学生作品,心里感觉怎么样?

  谭昊瑜: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能入选。我正在读研究生,所以要一边上课一边做设计,手上不仅要做这件作品,还要完成课程作业。到了提交的截止日期前,感觉特别急迫。当时我就想体验一下过程,看一看自己和优秀作品的距离,但没想到真的入选了。

  从公众号上得到自己入选的消息时,我完全不敢相信,感觉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也是一份荣誉。我马上就告诉了家人和朋友,尤其是特别关注航天工程的我爸爸。一想到自己设计的标识被采用了,今年就会跟着火箭上天、登上中国空间站,我都觉得非常激动。我还在想,自己能不能去发射现场看一看,亲眼看着自己的作品“飞天”。

  我觉得,像载人航天这样的“大国重器”工程能够让大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之后年轻人可能会更加踊跃地参与进来,更积极地关注航天事业。

  北青报:此次作品被选用对您的职业规划会有什么影响吗?

  谭昊瑜:虽然兴奋劲还没过去,但这毕竟是一个代表国家工程的标识,我还要对方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更远一点来说,我特别喜欢设计行业,把想要表达的信息用简洁巧妙的美术元素呈现出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次作品入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记者 戴幼卿 实习生 侯翔宇 供图/受访者提供)


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中国红星教育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2969号 域名:www.cnhxjy.cn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7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皖字第01133号  技术支持:分形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