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星教育新闻网
亳州:打赢脱贫攻坚战 迈向乡村新振兴
发布日期:09-07 06:56:45来源:亳州晚报
浏览次数:作者:

  眼下,作为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迎来了西兰花幼苗移栽的高峰期。脱贫户鹿文举一大早就来到西兰花种植基地务工,按照技术人员指导,将一板板西兰花幼苗移栽入地。

  “每天工资60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走起路来都有劲,这全靠党的好政策。”鹿文举告诉记者,2015年他得了场大病,医疗费花了18万多元,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越发拮据,在有关帮扶政策的支持下,村里又安排他到西兰花基地务工,再加上公益性岗位每月600元工资,他家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双鹿村以前是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155户,贫困发生率达到10%,村集体收入为0。从无主导产业到农民依靠主导产业脱贫致富,双鹿村用了五年时间。

  2017年11月,村党委书记刘娟带头发起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发展西兰花种植。截至目前,双鹿村西兰花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是全县闻名的西兰花种植专业示范村,西兰花产业为农民增收3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到2020年底,全市286个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56万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0011元,年均增长20%,实现吃穿不愁。”亳州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8006元增长到2020年的15293元,年均增长9.7%,农村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亳州市曾是全省5个脱贫攻坚重点市之一,所辖三县一区中,利辛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大别山片区县、省深度贫困县,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95万人、贫困村286个,贫困发生率9.68%。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聚焦精准、尽锐出战,圆满完成历年减贫任务,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其中谯城区、蒙城县为全省首批摘帽县区。在省2016-2020年成效考核中,我市连续5年获得“好”的等次,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持续攻坚区定位,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持续响鼓重槌抓紧抓好,在省2021年巩固成果后评估中排名第2位,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2021年以来,亳州市市县预算每年安排衔接资金11.49亿元,其中市级5.64亿元,保持财政投入和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市共识别监测对象12923户30948人,风险消除11075户26712人、占比86.3%,全市未出现一户一人返贫致贫。积极应对疫情灾情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16.3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2021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375元、10282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3.63%、24.87%。全市广大农村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奋力迈进。 (记者 任雷 通讯员 戴树林)


  来源:亳州晚报 


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中国红星教育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2969号 域名:www.cnhxjy.cn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7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皖字第01383号  技术支持:分形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