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星教育新闻网
池州:统筹涵养“源头活水”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发布日期:09-11 13:29:12来源:池州日报
浏览次数:作者:

  一直以来,池州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尊师重教、师德铸魂,教师队伍实现新优化,教育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日益健全,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这些“源头活水”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遴选125名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参加党建线上培训班,线下选派培训150人。以“双强型”党支部建设为抓手,通过分片定点联系、晋位提升、动态调整等办法,抓实组织建设。实施“双培”工程,探索建立公民办学校党建结对帮扶机制,所有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将党的建设内容纳入章程,推动党建与发展相互融合,以“一校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为引领,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评选三届“党建十大品牌”“十大红旗支部”,学校系统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先后组织开展“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定期分析研究师德师风突出问题。加强教师正面形象宣传引导,组织“师德报告团”作全市巡回报告,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持续深化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治理,对媒体报道的师德失范事件,迅速组织查处。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每年开展师德评价,建立完善学校、干部、教师的师德考核档案。对教师失德行为“零容忍”,依据有关规定,撤销教师资格或予以解聘。积极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稳步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实施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建立“市级统筹、县级落地”运行机制,加强市、县、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建设,13590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遴选11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卓越教师培训,选派57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一流学校跟岗学习。设立严华银省级知名专家工作站,评选组建三批市级名师工作室37个、名校长工作室25个,评选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620人;19人获评省特级教师,13人获评市第三批拔尖人才,20名教师入选安徽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计划,“双师型”教师提高到73.3%。池州一中校长汪炜杰被遴选为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教师吴成强获评“全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设立全市教师编制周转池。建立中小学校长、教师县域内常态化交流机制,年度交流占比12.8%。设立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初高中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高层次人才45人。从长三角柔性引进10名高水平专家指导职业教育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吸引31位企业行家里手、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授或参与教育教学。通过新任教师招聘、“三支一扶”及特岗、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公费师范生等形式,不断拓宽中小学教师补充渠道,近十年来累计招聘中小学教师3266名、特岗教师197名,两批次定向培养的144名乡村教师回户籍地入职。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900余名乡村教师不受岗位限制评聘高一级职称,县区财政每月按400-690元标准发放乡镇教师涉农补贴,石台县对农村艰苦偏远学校岗位增设300元津贴。全市8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称号,34名教师获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2人获评安徽省最美教师。教师节为教师“亮灯”,致敬筑梦人,走访慰问一线优秀教师代表,命名一批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

来源: 池州日报  作者: 余小燕 胡江华



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中国红星教育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2969号 域名:www.cnhxjy.cn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7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皖字第01383号  技术支持:分形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