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广大适龄儿童的健康发展,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玉门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始终秉持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思路,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支持与改革驱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6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3.52%,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玉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将学前教育项目列入惠民实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前教育相关问题。建立市级领导、教育工委委员、责任督学、教育局机关干部四级联系包抓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督导统筹、部门支持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印发《玉门市城乡公办幼儿园编制外教师保育员管理办法(试行)》等事关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19个,为普及普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加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体系不断健全。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23年,玉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3.78亿元,较上年增长5.12%;学前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4万元,较上年增长8.68%,“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7亿元,新建标准化幼儿园4所,改扩建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1820个,新市区6所幼儿园建设各具特色,软硬件配备到位,有效解决了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趋于优化,更好满足了城乡适龄幼儿“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
坚持建强教师队伍,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有力夯实。积极实施“强师行动”,拓宽教师补充渠道,通过公开招聘一批、高层次引进一批、优化调整一批“三个一批”举措,补充在编幼儿教师64人。市教育局、人社局按照“四统一”(统一招考、统一分配、统一待遇、统一考核)的原则,将幼儿园自行聘用教师转变为按照专业标准公开招聘编外教师和保育员,工资待遇由市财政保障,补充编外教师和保育员150人。续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2024年6月起,编外教师月工资最低标准达到5124元,并缴纳“五险一金”,建立了工资增长机制,实现了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80%的标准比例。
坚持落实科学保教,学前教育高质量内涵特色发展。玉门市坚持以城带乡、一体发展的思路,成立6个学前教育集团,通过送教下乡、教学观摩、交流轮岗、跟班学习等方式,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区域内学前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开发具有玉门本土特色的泥塑、沙画、民俗等园本课程21个,建成游戏角、种植园、戏水区、养殖园等特色活动区域400余个,37个课题确定为酒泉市级以上课题,2个课题获评省级优秀课题。玉门市第二幼儿园“蒲公英”园本课程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玉门市第五幼儿园《幼儿七彩沙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被评为省级重点优秀课题。